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师资建设探究*(2)

来源:医学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 拓宽教师知识结构,推动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医学专业。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经过多年的

3.2 拓宽教师知识结构,推动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医学专业。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经过多年的师资发展,截至2016年33%的教师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信息管理或情报学专业,4%的教师毕业于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20%的教师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12%的教师毕业于医学专业,其他教师毕业于英语、法学等其他专业。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任务,但受限于自身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教师不应仅停留在能够胜任教学任务的初级水平上,还要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对学科有整体、宏观的把握。学校管理部门及院系也应制定相应制度及政策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学历教育,更突出强调非学历教育,如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访学、进修,与同行建立长期的交流机制,深入一线了解各级医疗单位或企业的信息系统分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形成专业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3.3 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索师资发展的新途径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合作学习方式,是教师为改进教学实践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而形成的合作关系[4]。目前针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主要有岗前培训、访问学者、各种形式的研修班等,但普遍存在时间不固定、受众人数较少、与教师教学实践脱离严重等缺点,因此通过教师自愿(自下而上)或者院系统一组织(自上而下)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其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能够使更多教师从中受益。学习共同体可以有多种活动形式,如集体备课、观摩学习、学术沙龙、名师讲堂等。也可以按照讨论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分,如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技能共同体等。教师在团队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彼此交流、分享、学习各自的资源、心得、体会,促进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

3.4 选聘一线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

为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可从企业选调一批学历高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加入到专业教师团队,以弥补专职教师理论知识擅长而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5]。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也能搭建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使教师利用自身学术优势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将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5 应用或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方式

针对当代大学生碎片化的学习特点,教师也应转变原有教学观念,积极应用或参与构建更多新的教学方式,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成长提供平台。此外学校应从教学管理层面给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更多的政策扶持,如独立建系,建立目标明确的各类教研室,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4 结语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要平衡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管理科学3者之间的关系,而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以培育出更多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技能的医学信息学复合人才。

1 曹高芳,胡西厚,于微微,等.山东省医学信息专业本科教育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11):28-31.

2 林加论,陈洛夫,李晓玲.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思路[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27-29,32.

3 别敦荣,赵映川.2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2008,(9):80-86.

4 王琳,李洪岩,李一.以胜任力为愿景的基础医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3):240-242.

5 白家明.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资建设探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5):87-89.

1 引言当今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微课、慕课、微信等)轻松、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极大促进学生自学和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知识的中心地位,对知识的传授、讲解有着绝对的权威,而今面对各种信息媒介,教师的权威性面临严峻挑战。在医学院校中相较于临床、护理、药学、影像等专业,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多是从医学图书情报专业发展而来,1985年由最初的4所医学院校先后成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发展至今,只有30余年。近年来其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国内已有50所高等院校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专业代码)和医学信息学(专业代码0W),旨在培养符合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卫生信息人才[1]。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需找准突破口,借鉴国内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本文对新时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师资建设进行探讨,以期建立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2要求与现状2.1 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我国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医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学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但如何能在就业市场中展现较强的竞争实力还依赖于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较高的教师素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2] 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培养目标要求专业教师应具有开阔的学科视野,在实际教学中不受限于某一知识领域的短板而影响教学效果。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教师应具备丰富多元的专业知识,包括医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知识。同时还应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丰厚的专业底蕴,最终教导、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另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通常由师范院校培养;高校教师在任教前通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但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训练,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后就匆匆上岗,且多数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对教师的实际帮助有限,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成长。这种重视专业发展而轻视职业训练的做法在高校中较为普遍,教育管理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政策来促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得到长足进步 现状对于学科发展而言优质的教师资源十分重要。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专业定位都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是师资力量必须扎实建设、稳步提升。学科创立之初医学院校在已有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的师资力量基础上逐年招聘具有医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知识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学科自身的师资力量极为有限,迫切需要从外部引进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这些高学历人才年轻、富有活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但缺少教学经验和能力,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培养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此外可通过各种培训手段对已有师资进行再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如参加各种教学培训研讨班与同行相互交流,选择继续深造,参与各种教学大赛,深入医院、企业一线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弥补自身实践能力的欠缺。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都是提升师资力量的有效途径,二者需要长期部署、规划、实施,效果才能逐步显现出来。相比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从学校内部抽调具有较深厚专业基础的骨干教师充实到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中是快速、便捷、经济的学科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外部招聘、内部培养以及抽调力量等各种发展途径,地方医学院校的师资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已初步建成数量足、学历高、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3 建议3.1 青年教师导师制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原本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后拓展至本科生,旨在通过导师针对性的培养,训练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各方面能力。近年来逐步引入教师队伍的再培养。青年教师导师制是高校安排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即导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提供帮助,以期促使青年教师在步入职业生涯后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通常将教师的成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导师如给予一定指导将促使新进教师尽快成长为合格教师,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允许新进教师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期,另一方面高校不应该为教师胜任教学工作支付成本,更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的方式来为新进教师的成长“买单”[3]。因此在新进教师上岗之前,学校、导师、教师都应做足准备,导师制培养、集中备课、试讲等方式都能迅速使新进教师成长起?拓宽教师知识结构,推动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医学专业。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经过多年的师资发展,截至2016年33%的教师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信息管理或情报学专业,4%的教师毕业于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20%的教师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12%的教师毕业于医学专业,其他教师毕业于英语、法学等其他专业。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任务,但受限于自身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教师不应仅停留在能够胜任教学任务的初级水平上,还要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对学科有整体、宏观的把握。学校管理部门及院系也应制定相应制度及政策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学历教育,更突出强调非学历教育,如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访学、进修,与同行建立长期的交流机制,深入一线了解各级医疗单位或企业的信息系统分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形成专业教师队伍?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索师资发展的新途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合作学习方式,是教师为改进教学实践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而形成的合作关系[4]。目前针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主要有岗前培训、访问学者、各种形式的研修班等,但普遍存在时间不固定、受众人数较少、与教师教学实践脱离严重等缺点,因此通过教师自愿(自下而上)或者院系统一组织(自上而下)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其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能够使更多教师从中受益。学习共同体可以有多种活动形式,如集体备课、观摩学习、学术沙龙、名师讲堂等。也可以按照讨论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分,如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技能共同体等。教师在团队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彼此交流、分享、学习各自的资源、心得、体会,促?选聘一线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为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可从企业选调一批学历高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加入到专业教师团队,以弥补专职教师理论知识擅长而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5]。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也能搭建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使教师利用自身学术优势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将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 应用或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方式针对当代大学生碎片化的学习特点,教师也应转变原有教学观念,积极应用或参与构建更多新的教学方式,如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成长提供平台。此外学校应从教学管理层面给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更多的政策扶持,如独立建系,建立目标明确的各类教研室,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4 结语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要平衡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管理科学3者之间的关系,而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以培育出更多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技能的医学信息学复合人才。参考文献1 曹高芳,胡西厚,于微微,等.山东省医学信息专业本科教育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11):28-31.2 林加论,陈洛夫,李晓玲.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思路[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27-29,32.3 别敦荣,赵映川.2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2008,(9):80-86.4 王琳,李洪岩,李一.以胜任力为愿景的基础医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3): 白家明.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资建设探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5):87-89.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网址: http://www.yxxxbjb.cn/qikandaodu/2020/0909/707.html

上一篇:基于CDIO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CDIO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医学信息投稿 | 医学信息编辑部| 医学信息版面费 | 医学信息论文发表 | 医学信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学信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