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医学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医学图像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两大类。功能图像主要用来呈现人体的形态信息,如MRI、CT图像等,解剖图像是描述人体的功能和代谢信息,如PET、SPECT 图像

0 引言

医学图像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两大类。功能图像主要用来呈现人体的形态信息,如MRI、CT图像等,解剖图像是描述人体的功能和代谢信息,如PET、SPECT 图像等。这些图像类型提供了多种模态的医学图像,不同模态的图像具有不同的特性,功能图像显示的分辨率不强,但是它可以提供解剖图像不能提供的脏器功能的代谢信息;而解剖图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脏器的解剖信息,并且分辨率较强,这一点又是功能图像无法比拟的。

目前,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需要解决较多的技术难题,并且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首先,融合方法具有局限性,不能普遍适应于多种图像融合,尚未形式一套完整的融合理论和统一的融合模型;其次,由于不同模态医学图像成像机制不同,导致不同的图像具有不同的格式、大小、质量,所以,医学图像的预处理工作严格、繁琐,非常需要提出性能稳定且融合效果较好的融合方法;最后,融合完成后,没有统一的医学图像评价指标,医生只能通过肉眼和自身的经验去选择不同算法融合后的图像。在客观评价方面的标准也是采用现成的评价指标,并没有结合医学图像自身的特点形成合适的评价指标。针对以上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要研究出新的有效的融合方法和合适的评价指标来解决问题。

1 医学图像融合基本流程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通常分为四步:分别是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图像融合、融合结果评价。融合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图像融合基本流程

图像预处理主要是将输入的源图像进行噪声滤除和几何校正等操作。一般来说,功能图像噪声较大,只有对其进行滤波和增强操作,才能获得使用者满意的图像[1]。

图像配准就是在两幅图像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把实际物理空间中同一位置的点对应起来,忽略其在其他方面的差异。图像配准包括基于区域的图像配准和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是为图像融合服务,最终融合后的图像不仅能够保留源图像的显著信息,而且可以增加不同源图像的互补信息,使融合后的图像能够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从而消除单一源图像的局限性。

目前融合结果评价主要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2 医学图像融合的关键技术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2]就是将不同模态的图像信息整合汇总到一张图像中,使融合后的图像能够包含更直观、更综合、更准确的信息。下面介绍融合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技术。

2.1 图像融合对象的选择

⑴CT图像

CT 即X 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是Computed Tomography 的缩写。CT 是Hounsfield1969 年设计成功,于1972 年公诸于世。与X 线成像原理不同,CT 是通过X线束对人体层面扫描,获得信息,然后使用计算机处理,得到重建图像。得到的重建图像是断面解剖图像,在密度分辨力方面比X线图像好。CT也大大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⑵MRI图像

MRI 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最初这项技术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1980 年初NMR(核磁共振成像,NMR Imaging)一词逐渐被大众知晓。随着大磁体的安装,有人担心NMR 中的字母“N”代表的单词“nuclear”容易使人们将核磁共振成像与核医学联系起来。因此,为了告诉大众这项技术不会产生电离辐射,减少人们的担心,研究者将“核磁共振成像术”省略了汉字“核”更名为“磁共振成像”英文缩写为“MRI”。

⑶PET图像

PET 成像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的缩写。PET 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成像技术,也是当前唯一可以反映活体分子代谢的新型造影技术。该技术是某种物质用短寿命的放射性元素标记后注入人体,通过对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焦来判断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将这种聚焦特点用图像来反映就得到了PET图像。PET图像能显示人体的代谢功能信息,但是分辨率较低,在细节信息显示方面较差。

通常是将CT 图像与MRI 图像进行融合,将CT 图像和PET 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扬长避短,分别发挥两幅图像的优势弥补两幅图像的不足。

2.2 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的选择

目前,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基于变换域的融合算法和基于空间域的融合算法[3]。

2.2.1 基于变换域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网址: http://www.yxxxbjb.cn/qikandaodu/2021/0216/1140.html

上一篇:3D 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下一篇:《右江医学》微信平台开通